学科竞赛是指与学科教育教学关系紧密的各类有组织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
学科竞赛分为A、B、C、D类,其中:
A+级:特指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三个含金量最高的大赛。鼓励大家积极报名。
2)A级:《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所列本科类竞赛中除A+级竞赛以外的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B+级:包括A+级、A级竞赛的省级赛事、由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的全国性竞赛和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的省级竞赛。
B级:由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的全国性竞赛的省级赛事,由国家一级学会牵头组织的全国性竞赛和省政府其他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全省竞赛。
各类竞赛获奖等级按一等奖(金奖)、二等奖(银奖)、三等奖(铜奖)依次定级;竞赛设特等奖的,按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依次定级。
在组织上,学院成立的学科竞赛领导小组应负责好各类赛事的各种参赛事宜,积极配合各项赛事的开展。
经费方面,学校会设立大学生学科竞赛专项经费进行支持,同时重点支持 A 类竞赛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经费使用范围主要包括:宣传费;报名费;省级以上竞赛期间学校领队、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的住宿费、交通费;赛前培训及赛时使用的元器件和耗材购置费、制作加工费;学科竞赛的评审费等。
奖励方面,学校会对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老师进行嘉奖,同时,参赛学生按学校创新实践学分管理规定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获得 A 类竞赛奖励的学生,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推荐。